“媽,過幾天是我的節日,你送我什么禮物啊?”我剛下班回到家,女兒就從房間里跑出來,問了我這個問題。我一愣:“什么節啊?”印象中跟她相關的節日——五四青年節也才剛過,我愣在門口,心中滿是疑惑。
女兒看我一臉的迷茫,督促我先去洗手,她則把我從口袋里掏出來的鑰匙、手機用酒精消毒。“媽媽,我過節你送我什么禮物啊?”“你先告訴我你過什么節?”“六一兒童節啊!我想買一套水彩顏料,等暑假去學畫畫,我看了大佬畫的畫,真好看,我也想學。”閨女越說越興奮,完全沉浸在她的快樂中,而我,卻對她所說的節日產生了興趣。
女兒今年已經初三了,個頭已經超過了我,儼然一個小大人。幾個月的網課讓不能出門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有了許多的期望。就在不久前的五四青年節,學校還組織團員通過網絡開展了一次新團員宣誓活動,她作為老團員,也參與了進來,過了個有史以來最特殊最有意義的青年節,也讓她的人生多了一個難忘的日子。按我們常人的思維,她已經不屬于兒童了,可是她提起要過這個節日,肯定是有原因的。找來資料,才發現我們社會上公認的兒童年齡是零到十四周歲,而國際上聯合國1989年11月20日大會通過的《兒童權利公約》界定的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,這就給兒童有了更加全面的保護,讓他們能在和諧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中健康的成長,我這才知道,女兒是將“知識”拓展到了國際,并學會了用這個來保障自己的優惠“待遇”。想想女兒這段時間辛苦的上網課,心中也默默地認可了她要兒童節禮物,只希望在這個特殊“兒童節”里給她一份喜悅。
隨著女兒的長大,快樂的她在生活中多了一份沉穩,少了一點調皮。記得在她小時候,每到六一兒童節,我就會帶她出去走走看看,帶她去想去的地方,她想吃的美食,她想看的故事書,她想擁有的玩具,我基本都會滿足她的愿望。她也知道,在這一天,她可以放下所有的顧慮,盡情地享受節日的快樂,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陪伴著她這一天。以往,我都會主動問女兒六一節想要什么禮物,然后再按女兒的想法提前安排好,偶爾也會給女兒送一份意外的驚喜,只是今年,她正處于一個“尷尬”的年齡,她還想在這個屬于孩子的快樂節日里尋找那份一年僅一次的幸福。
在父母的眼里,孩子永遠都是孩子,在女兒的心中,她的內心深處住著一個可愛的小“公舉”,我也希望她在人生的路上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憂傷,這個六一兒童節,我會陪著我家這個大“兒童”,過一個特殊的六一節。
(芳草)